人工消弱台风
概述
人工削弱台风(typhoon modification;hurricane modification)用人为方法减弱台风的最大风力,从而减轻其危害。向台风中特定部位的对流云播撒大量的成冰催化剂,改变台风的某些结构,使最大风力减弱,以减轻其危害。
有人估计,如果台风最大风力减弱10%,就会使灾情减轻20%。所以人工削弱台风试验,都是以削弱台风眼周围的最大风力为目标。
原理
在台风眼附近的对流云带内播撒大量碘化银等成冰催化剂,使云中产生冰晶和冻滴,释放大量潜热,促进对流云的发展,促使水汽凝结和潜热释放,从而使这个区域的空气温度升高,低层气压降低,使台风跟附近的最大气压梯度减小,最大风力减弱。离台风眼较远的对流云带催化后发展,会使低层入流区随云外移,从而使水平风速减小,这个原理得到数位模拟结果的支持。
实验
美国在六七十年代曾在加勒比海对4个台风(当地称为飓风)进行过8次有计划的播云试验,其中4次在播撒碘化银后,最大风速减小了10~30%。但由于台风风速的自然变率较大,最大风速的这种减小,还不能完全肯定是播云的效果。
在80年代,美国对台风又作了进一步探测,发现台风的云墙和螺旋状云系内过冷水含量很少(一般小于0.5克/米3),冰晶浓度很高(1~200个/升),云内的铅直气流较弱(一般小于3~5米/秒),估计人工播撒成冰剂很难产生明显的热力效应,所以用人工播云法削弱台风的可能性受到了怀疑。